在古錢幣中,一些價值很高的品種往往受人追捧,比如飛龍進寶銅錢。但大家要明白,一般來說,現在價值很高的古錢幣,是很少見的,有些只有幾枚甚至是一枚。就飛龍進寶銅錢來說,據相關資料記載以及錢幣專業人員的研究顯示,目前僅存世一枚,極具收藏價值。
飛龍進寶銅錢
飛龍進寶錢,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漢王劉龔時鑄造的錢幣,當時鑄造的目的是為了慶祝,因此鑄造的數量極少,現在能夠見到的傳世之品,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飛龍進寶存世罕見,加上性質特殊,為古錢名珍之一。“飛龍進寶”與“書法古樸,制作精整,頗具五代十國錢風”之說,難以相符,五代十國書法經盛唐之后,已趨成熟完美,雖具亂世之象,然錢幣書法亦要求甚高。
高祖劉巖將乹亨九年改為白龍元年,傳鑄有“白龍通寶”,應當是先有“白龍”,后有“飛龍”。但“白龍通寶”極其少見,也不被錢界認同。
飛龍進寶銅錢價值
從飛龍進寶的存世量可以直觀的得出結論,該錢幣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珍罕品種的古錢幣流落到民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古錢幣的收藏價值是存世量、文化價值、鑄造工藝來決定的。因其存世量極為稀少,被眾多大收藏家搜刮而去,且前期國內各區域都有實力型買家介入清代錢幣板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場供貨量,導致其價格快速走高。而作為珍品之一的飛龍進寶,其價值自然是高的,價值幾十萬是正常的,后續升值潛力很大。
可能很多人在一些收藏市場上或者是一些錢幣交易網站上看到過飛龍進寶,售價一般都在幾塊錢到十幾元之間,這些其實并不是真品,基本是仿制品,大家需要注意區分。
該錢幣的仿制品(假幣)分為兩種
一種是早期仿制,非官方鑄造,是民間個人或團體仿照真幣的樣式鑄造的錢幣,在工藝、材質方面和真幣有一些差距,但有年份,也有一定的價值。
一種是后期仿制,因為技術層面的發達,在工藝、材質方面和真幣相差不大,但年份不夠。(另外還有一些是機器壓制的錢幣,做工粗糙,欠缺美感,是工藝品中的低級品種)